音乐专业研究生学习方法论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4-06-17  浏览次数: 677

音乐专业研究生学习方法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高舒

 

在座的许多学友都年长于我,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实践经验来说,都是我的前辈。用民族音乐学的语言来说,你们是长期身处音乐教学和实践工作第一线的人,你们拥有关于生活中音乐的第一手资料,拥有这个领域的绝对话语权。

反观我自己,从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硕士研究生,似乎就没有脱离过学校的生活。可能不够精彩,但很有意思的是,可能使我更具有对学校学习生活的话语权。所以今天,我在这里,和各位学友一起亲历这个论坛。

学生间交流——广义:论坛(狭义:论、谈)——双方互动。

 

一、音乐的文化概念:

音乐的“文化”概念已经成为一个时尚的流行语。各行各业几乎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文化”,假如有谁不谈“文化”,很可能会被划到落伍或“没文化”的行列中去。尽管大家都在谈论“文化”,但互相之间对“文化”的所指可能完全没有共同之处:有人用这个词指的是思想精神;有人用这个词指的可能是一种美味佳肴;有人用“文化”一词来统摄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有人只是用“文化”来指代文学艺术。如果让这个所谓的“大文化”什么都是的话,最终它也就什么都不是了。

作为音乐学的硕士研究生,我们研究的音乐与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我们自身学习文化、体验文化、创新文化、播散文化。音乐与文化的关系,不仅是民族音乐学的核心理论问题,也是包括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音乐符号学以至音乐技术理论在内的国际上音乐学各分支学科都在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音乐研究领域,美国的民族音乐学宗师阿兰·梅里亚姆(A. P. Merriam)曾提出和提倡“研究音乐中的文化”而享誉民族音乐学史。1960年,梅里亚姆提出“研究文化中的音乐the study of music in culture1973年,他把自己的定义修改为研究作为文化的音乐the study of music as culture1975年,他又进一步论断音乐是文化music is culture)。后来的学者研究音乐文化指明了一条广阔前景为横跨音乐与文化搭建了一座学术桥梁。这是近年来音乐文化倾向性愈显愈明的写照。

梅里亚姆在三个不同时期所表述的音乐与文化的关系,可以用以下三个公式加以表示:

A. “研究文化中的音乐” ——音乐文化(音乐小于文化)

B. “研究作为文化的音乐” ——音乐-文化(音乐与文化对等)

C. “音乐是文化” ——音乐=文化(音乐等同于文化)

再引数据,最近二十多年来在国内的音乐期刊和音乐论著中,“音乐、文化”也是出现频次最多的关联用语。查“中国期刊网”19802005年音乐学文章,仅标题中有“音乐文化”这个词的篇目,竟有584篇之多。然而不断延展深化的论点,也就要求我们理解音乐与文化的关系要有明确的概念界定

人们针对一张古琴,只能说它是一件乐器,没人会说它是一件“文化”。同样,面对琴曲《流水》,我们只能说它是一首乐曲,没人会说它是一首“文化”。当然,一张古琴可能凝聚着精湛的制作工艺,也可能包含着珍贵的文物价值;尽管制作工艺和文物价值都可以是“文化”的内容,然而,这些内容却都是隐藏在乐器背后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琴曲《流水》中所蕴含的情感、意义和审美趣味,无疑也是“文化”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同样也是隐含在音乐声音背后的只可意会而难以直感的东西。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认为:看得见、摸得着和感觉得到的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物,只是文化的表象,亦即文化的符号形式,而文化的实质,则是隐藏在这些表象后面的功能体系和意义体系。音乐中这些只能通过分析和推导才可以了解的隐含事物,就是文化,探索它们就是我们硕士研究生生活的开始。从这一点开始,我们将接触与以往不同的学习生活……

二、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的不同之处

1、方向上:研究方向、深度、理论为中心、重视学术伦理

本科教育其实还是停留在老师教一点,学生学一点;而硕士生是可以进行自主研究的,至少知道该如何入手,动手能力也强很多,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比本科时期的泛泛学习,效果是不同的研究生的时候可能学习成绩就不是在第一位了,研究成果往往更重要,而研究成果又不像笔试成绩是即时收获的,需要一个酝酿过程,不断修整,没有定稿。我认为这个阶段是本科向博士的过渡,也就是学习阶段向研究阶段的过渡这个时候一定要学会拓展自己的视野,博览群书,多看做学问方法方面的书,多拜读大师的理论研究成果学会怎么做学问,怎么写论文,当然可能还不是很精通,但是方法性的东西一定要掌握。本科生学得知识杂,面广,好象什么都学了,但学习的深度有限,许多问题是懵懂的,知其然,但不知所以然。而研究生就不同了,是在本科生阶段打牢基础的条件下,再进一步选定某一个方向进一步研究。如音乐学专业本科生什么都学,什么都懂,但就是不精,而研究生就不同了。

2、教学方式上:专题教学(南航、中国艺术研究院)、引导式教学(书目)、自由式教学(鼓励创新)

本科生上课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教师上课是面向班级全体的,所以难免不够具有针对性,学生是被动的学习。研究生就不同了,一般地来说是几个人在一起上课,个别的还会有导师给一个学生上课的情况。研究生学习的方法是启发式,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就某一个问题开展讨论,也可以争论。

通过课程的教学与研讨,使学生了解音乐学的学科构架、学科分类及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方向,并通过选题写作,使学生理解音乐学的学科理念、掌握音乐学的研究方法,由而达到开拓学生音乐学学术视野的目的。

课程采用国际上研究生课程通行的“研讨课”(seminar)形式,以课堂讲授、文献阅读与讨论、专题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课程的学习。其中,课堂讲授主要是教师讲述国内外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理论与方法等内容。文献阅读与研讨主要是学生课后阅读有关论著和课堂讨论学习心得;要求学生至少完成本学科范围内N本著作和N篇论文(其中必须包括N篇外文材料)的阅读并写出读书综述(summary)。专题论文写作即由学生在学期末提交一篇自选专题的论文;论文要求文字通顺、具备基本的方法论意识并具有自己的学术观点。但老师不会每天问你看了多少的文献吧,所以要避免松懈。

3、自主性上:主动思考、创新思维、严谨治学、不断学习

本科生的学习基本上是没有导师指导,除了上课外怎样看书,怎样学习,完全是学生个人掌握,只要学习考试及格就行了。但是,研究生就不同了,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导师都要负责,看什么书,怎样看书,导师都要关心。一般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都能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在校期间必须公开发表一篇论文。

4、关于导师:研究生期间应该开始培养独立研究的能力,所以导师一般采用宽松管理。除了几个重要的时间点,如固定的专业课时间,老师会主动的找学生以外,其余时间都需要学生主动与老师联系。导师是否真的成为你的导师,完全要看你自己的努力,同届的几个学生,可能会得到不同数量的指导,这并不是导师厚此薄彼,而是平时交流频度和质量决定的。因此,我的建议是:

1)自觉地将阶段性成果向导师汇报,听听导师的建议,老师也许会从研究方法和细化问题的角度帮助你反思,更多的时候是为你提供其它的数据来源和支持(人力、物力)。

2)认真地完成老师交给你的看似与你自身论文并无关系的工作。老师往往根据对你的直觉认识,认为你合适做什么事情而分配给你一些工作,也许别人对你也是这个印象,也许这是你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你的优势。认真地有意识地发展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会使你更善于运用自己的特长

3)和老师的接触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类,正式的需要预认真讨教。非正式的包括路过老师的办公室门口,打个招呼,闲聊两句。有时候正是这种无心插柳,可能带来了很多的机会和资源,也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指点。 

4)不要唯导师命是从,有时候导师分配给你某个任务也有投石问路的意思,是因为想发掘你的潜力。所以多和导师交流你的兴趣和想法,可以方便老师分配给你你所想要的机会,做你想做的事情。 

5)任何时候研究中遇到问题,都可以直接进入导师办公室,寻求帮助,即使你认为是你自己的问题。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是,让老师知道你是因为有问题而进展停滞,因为你是一个学生,不必怯于学习中遇见难题

5、学习方法:善用资源、研读经典、思考探讨、动笔实践

对于众多刚从本科毕业、又开始新一轮学习的硕士研究生来说,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的学习都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学习内容、学习进度都是由学校甚至是国家统一制定的,因而是完全被动的学习。研究生的学习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学习内容绝不仅仅局限于某几本书,而是要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找有关文章,通过本专业的权威杂志和学术机构,了解有关信息,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了解学术动态。在充分了解本专业学术动态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田野工作/实地调查、采风,最终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所以学习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决定的,是主动学习。

三、论文写作

1、平时论文:自己满意的课程论文

2、毕业论文:表演类、技术类:10000+毕业音乐会

             理论类:30000字以上

注:理论创新点——资料搜集——实地考察——导师通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可行性论证报告)

3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

第一节论文写作的八个环环相联的步骤

严格地说,论文写作并不是从提笔写(或在电脑上打字)开始的。此前的许多步骤都属于论文写作的必要环节,一定程度上比实际动手写重要得多。许多过来的人都有体会,完成一篇较大的论文,准备时间少则数月,多则数年,一旦真正准备好了,动手写作的时间不过数天到数周。

一般而言,论文的写作应该经过环环相联的以下八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确定论文的选题

从广义上说,选任何本专业范围内的题目都能够写出东西来,只要你有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等。但是这后面的五新大大限制了硕士论文的选题。这是由于作者多数是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学术论文,缺乏经验,也缺乏深厚的知识积累,难以把握;同时,二三万字这个条件也对选题有很大的制约,如果题目过大,无法在这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展开。所以,选题是否得当,对于论文的成功,影响很大,甚至有人说,一个好的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

根据许多硕士论文的选题经验,这一级论文的选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本专业的研究空白、发生争议的话题(自己的观点感到较为充分)、对比性的话题、从其他专业角度研究本专业的话题(这是一种选题的边际效应)、有新的插入角度的老话题、刚刚冒出来的本专业的新问题。

第二步,围绕已经确定的论文选题,回顾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或者叫文献检索

这一步的工作是较为艰苦的,需要有思想准备。在我国,多数中文学术资料目前没有上网,需要手工查找,因而这个步骤中查找中文资料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很大;拉丁文资料,特别是英文资料由于网络传播的方便条件,相对好查询。但是不少资料即使找到了目录,真正能够阅读到,仍需要作者不懈的努力。

    这一步是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一步,你的论文内容很可能重复了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等于白做;查找的过程,也是启发思路、产生观点火花的过程,不走这一步,等于掐掉了自己新观点、新视角、新材料的来源。这也是为下一步做观点、角度、材料上的准备。

第三步,提出你自己关于选题的理论假设,或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选题是指准备写的论文的大体方向和范围,真要动手写作,就会遇到两类具体的问题。第一类属于观点方面的:我的具体观点是什么?你可以设想出一个或几个观点,但它们仅仅是一种假设,通过许多证据、材料,通过严密的论证和适当的论证框架结构,证明你的假设是成立的,这才能形成论文的主体。第二类属于实用方面的:我要具体论证什么问题?你可以提出许多原因、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是不是与所论证的问题相关,相关到什么程度,这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和分析。

不论哪一种情况,这涉及论文的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一定要明确,并且贯穿论文的始终。由于硕士论文字数相对长,常见的问题之一,在于作者把握不住全文,写着写着,无形中脱离了自己原来确定的假设或具体问题,说了许多无关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的内容。

第四步,决定采用哪些研究方法。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体可以归为两大范畴,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后者又可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人们为探究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而采用不同的研究取向,不同的研究取向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假设、收集资料的方式和对结果的判断标准。但是各种研究方法在现在的论文写作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相容和内在的连接。一般地说,根据自己的选题和讨论的具体问题,可以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其他的方法。例如研究作为大众媒体信息的接受者其接受信息时的状况,这种研究取向就决定了研究本身要以定量分析为主,但同时也需要一些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辨研究。

在文科硕士论文中,作者直接为论文进行的定量分析,规模一般较小,适应的范围也是有限的,较多地采用别人而不是自己直接的调查结果。这是由于论文的规模较小、给予作者的研究经费有限、作者个人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的。以逻辑分析为主的论文,适当采用一些定量分析的数据,有时会给文章增添一些分量。但是,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而不要为了显示研究方法的多样而有意去做。例如一个很宏观的话题本来适于思辨研究,硬要加进一项微观的量化调查结果证明什么,反而会弄巧成拙。这是现在写好论文要把握的一个具体问题。

第五步,设计论文的框架结构

一般文章的写作也需要有这一步,但对硕士论文来说,更为必要,其要求也更细一些。一般情况下,一篇硕士论文要有绪章、入题的第一章、主体章节,以及结束语。章节的设置在写前要有个大体的布局逻辑,使之结构合理;章和章之间有一种逻辑联系,防止盲目写下去,淹没主题,不知所云。这一步很少有一次完成的,往往会根据收集材料的情况、调查访问中遇到的新情况,经常变动。但是就像建筑师在盖房子前必须有图纸一样,到了写硕士论文这个层次上,大体的文章框架不能仅仅存于脑子中,一般要形成文字,相对细致一些,具体到更好(但的层次开始时不要固定化),便于写作时心中有数。

到了设计论文框架这一步,因为有了文字化的章节设计,除了请导师指导外,这是在正式动笔写前较广泛地征求其他专家意见的一个好机会。框架还不是厚厚的论文,看时花费的时间不多,又可以大体看出文章的价值或存在的问题。这时修改论文结构比写完后修改要轻松、容易得多,时间也较为宽余,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第六步,对已经取得的文献资料、调查材料和各种论据进行分析、归类,分别充实到各章节中,再进行解释、论证。

这实际就是论文写作本身,所以这样描述,意在让作者理解论文写作的过程。各种材料和论据,不是天生就可以证明论点或说明具体问题的,需要通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论证,才能使其变得富有生命力,极其自然、有力地为自己所论的题目服务。

在这一步,需要温习一下学过的逻辑学或社会调查统计的知识,用正确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数据组织方式,紧紧围绕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或具体问题,调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通过正论(这是主要的)、反论、设论、驳论、喻论等等手法,论证观点或问题,得出结论,完成论文。

论证中肯定会出现种种材料使用或缺乏的问题、逻辑推理的问题、论据与论题不相配的问题等等,需要停下来再找材料和访问专家,充实或削减原来论文框架中的内容,必要时对框架结构进行局部调整。这种情形是正常的、经常发生的。在时间的安排上,对此要作出计划。如果时间安排不当,有时论文功亏一篑的原因就在于写作时间安排过紧,来不及调整论文结构,这很不值得。

第七步,必要时重新估量选题,修正论证对象的范围

这是与第六步同时出现的另一种情形,即通过较为广泛地征求意见和本人的思考,感到原来的选题对自己不适当,或难以完成,那么就要及时调整整个论文写作的计划,改变选题。这种情形也是正常的,关键在于不要长时期犹豫不决,必须较快地作出决定,以便有时间重起炉灶。由于前面已经对本专业的学术研究有过较多的思考和文献检索,即使改变选题,重新做起,花费的时间不会很多,对此过多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选题不当、难以完成的另一种情况不在于选题本身,而在于选题论证的范围过大。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把论证对象的范围缩小就是了。这里最大的障碍在于作者舍不得割爱,花费了许多功夫准备论文,一旦许多材料用不上,难以割舍。这种情况当然会涉及到重新设计论文框架结构的问题。不过,将较大的论证对象的范围缩小,总比相反的情形要容易得多。硕士论文写作中,论证对象范围过小的情况很少见,因为二三万字的论文,本来大多适宜开口较小的选题。

第八步,对论文从技术上进行规范化的检查和调整

章节设计的技术问题(含目录)、文中的引证标示、注释及编号、文后的参考文献编排,以及不属于论文本身的内容提要(包括英文提要)、关键词等等,都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这些虽然属于技术性问题,但也反映出作者的治学态度。特别是引证,凡是使用了别人观点的地方,都必须注明材料来源,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将别人的研究成果变成自己的。标明的材料来源也要十分清楚,论著名称、作者或编者、出版社或发表的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时间等等,一应俱全。有时,一篇较有水平的论文,答辩时提出批评的主要问题是引证的不规范,由于这个原因使论文的评价低一档,这很不值得。

相关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