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音乐对幼儿早期音乐启蒙教育的价值分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4-06-17  浏览次数: 765

动画片音乐对幼儿早期音乐启蒙教育的价值分析

马东风 宋晓茹

 

摘  要:动画片音乐在幼儿期儿童的娱乐活动中产生影响,是幼儿期儿童接触音乐的重要渠道。幼儿早期的音乐启蒙从胎教音乐开始,综合运用视觉艺术手段让幼儿进行感知,发挥幼儿的音乐艺术想象,使胎教音乐对幼儿早期的影响和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这两个阶段能彼此关联。探究幼儿早期音乐教育课程与儿童媒介领域的整合,并提出幼儿早期音乐启蒙教育中应着重体现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观点。动画片中的娱乐元素正以生活化的细节和平民化的表达迅速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结合老人对幼儿早期音乐启蒙教育中起到的双重作用,为动画片音乐对幼儿早期音乐启蒙教育的价值分析提供依据。

关键词:动画片音乐 音乐感知 教育课程 娱乐性 

 

序 言

 

动画片是儿童在幼儿期阶段最喜爱的电视节目,动画片音乐也逐渐走进幼儿的听觉世界。动画片音乐是儿童在幼儿期阶段接触最多亦是最为直接的音乐素材,它结合视觉和听觉能引起幼儿强烈的情绪体验,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

幼儿期是儿童开始学习音乐的黄金时期,有兴趣地、有意识地听音乐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心理动机。自然地对音乐做出反应是幼儿的本能,也是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所在。幼儿在反复视听之后,更容易牢记音乐中的旋律,并能在动画片音乐中获得听、看、唱的体验。动画片音乐有助于发挥幼儿的音乐想象与创造,并以此建立幼儿早期对音乐的认识观念。

通过动画片中的音乐对幼儿期儿童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建立幼儿期儿童的音乐基础观念,进而对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获得最初的音乐学习经验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一、动画片音乐——幼儿接触音乐的重要渠道

 

儿童媒介随着电视广播系统的发展得到广泛传播,动画片成为现代儿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目前而言,幼儿接触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电视、电影、有声读物、游戏机、录音机、影碟、卡拉OK等。近年来,大众传播媒介对幼儿的影响愈来愈重,占据着幼儿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

根据对全国3336名城市儿童的调查,70%左右的幼儿在两周内接触4—8种媒介,其中尤有电视为甚。据另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表明,40%左右的4岁幼儿每天看电视时间达1小时以上,18%的4岁幼儿每天看电视超过2个小时。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自2003年开播以来,每天播出总时长大约为19小时,其中播放动画片的总时长大约为6个半小时,这充分表明动画片成为幼儿最喜爱的电视节目。

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幼儿接触媒介的种类、时间均呈上升趋势,动画片成为伴随幼儿学习的陪伴者,它使幼儿获取必要的和充分的信息资源、娱乐资源和知识资源,帮助幼儿获得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对赖以生长的世界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并形成自己的意见和判断。

动画片音乐的诞生之初,就是同画面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音画同步”的创作方式,仍然是今天绝大部分动画音乐所惯用的手法。许多动画片通常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角色形象,它借助音乐所特有的表现手法,通过音色、音调、节奏、和声、织体、演奏形式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的人物与情节内容,像中国的水墨动画片《牧笛》(吴应炬曲)、《大闹天宫》(吴应炬曲)、《三个和尚》(金复载曲),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美国作曲家斯科特布拉德利的《猫和老鼠》、德国作曲家汉斯季默的配乐作品《狮子王》等。

随着动画片综合艺术形式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音乐、动画、戏剧、影视等各种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微妙、深刻的联系,这种联系同时也对应着人的内部心理结构,通感便是人们在各种艺术形式之间进行转换和理解的重要的心理机能。动画片中的形象特征无疑为动画片音乐的视觉呈现方式提供了具体、直观、鲜明的形象基础,因此,幼儿在欣赏动画片音乐的过程中,使幼儿的视觉和听觉同时得到愉快和满足,视觉画面丰富了幼儿的听觉印象,增进了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二、幼儿早期音乐的启蒙

 

儿童不仅喜欢涂画,而且喜欢自发地歌唱。挪威音乐家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发现:“早期儿童就开始运用一种我称之为流动或不定型的歌声。从婴儿的牙牙学语作为他首次有着音色和声响的游戏性体验起,这种流动不定型的哼唱就发展成一种极为自然的形式。”他甚至认为儿童的自发性歌唱“比之于巴赫、舒曼、门德尔松和艾甫斯这些大师们的作品毫不逊色。

发展心理学从本质的不同发展阶段来划分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出生前的发展,另一部分是出生以后的发展。对于出生以后的发展研究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而对于出生前的发展研究始终未引起心理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这样的发展规律同样也体现在音乐教育领域。幼儿的音乐启蒙从胎教就开始了,由此造成了出生前胎教音乐对幼儿早期的影响和出生后幼儿的音乐启蒙这两个阶段的脱节。

要获得幼儿早期的音乐行为普遍性的人类学证据,胎儿和婴儿的研究可以略窥一斑。美国芝加哥Lukes医学中心的Jason等人利用高效超声显像技术探测到声刺激引起胎儿眨眼反射,探明了胎儿听觉的发育过程,证明胎儿具有听觉能力。大量的证据显示,人类胎儿能察觉声音包括音乐,并对其做出反应。从婴儿降生的那一刻起,他/她便会朝着有声音的地方寻找声源。在实验组和对照组胎儿出生5分钟后分别让他们听胎教音乐,反映情况如表1所示。

  

表一 实验组和对照组胎儿出生5分钟后对音乐反应的差异统计

反应     实验组(人数)   对照组人数      X²考验 

    转头          11              1              9.84

     睁眼          11              5              3.18

     四肢活动      12              1              10.94

     吸吮           8              4              3.21

     伸舌头         3              0              3.43

     哭             8              13             0.60

df=1 

 

将表一结果用图表示如下

 

以上结果表明:第一,实验组胎儿在整个胎儿阶段活动时间比对照组长,这种持续的大运动量锻炼了他们的运动能力,使他们一出生转头和四肢活动能力就高于对照组。第二,实验组胎儿出生后能够再认胎教音乐,他们一听到这种曾经听过的音乐就会立刻转头,表现出明显的听觉偏爱,对照组没有这种反应。胎儿出生后即具有的这种再认能力说明胎儿后期已经存在听觉记忆。

在一项探索如何引起婴儿对声音的注意的研究中,研究者选取了三个月大的孩子作为被试。(Restak 1983)。研究者向被试同时提供两部带声轨的动画片,但仅有一部动画片播放背景。孩子们有选择地盯着有声音背景的那部动画片。在另一个类似的实验中,这两部动画片被放到一起,仍然是只有一部播放背景声音。当两部动画片慢慢分开时,被试的注意跟随着有声音背景的动画片。这说明婴儿本能的对有声音背景的动画片产生偏爱。在医学研究中,为进一步完善胎教的研究成果,医学研究者追访了胎教儿童。胎教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在性格方面的比较。

表二 胎教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在性格方面的比较

胎教组(%)         对照组(%)

好动        69                    56

一般        49                    44

       爱唱        73                    32

       爱跳 73                    32

胎教组儿童在性格方面爱唱、爱跳的占73%,为对照组儿童32%的2.3倍,两组儿童有明显的不同(见表二)。这一结果说明胎儿期经常的音乐刺激,对他们出生后的音乐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使胎儿出生时就具备了良好的音乐素质。因此可以证明,在幼儿的早期阶段,接受过胎教的幼儿更能够自发地注意倾听动画片音乐,有些孩子对于他们喜欢的音乐可以注意地倾听很长时间,甚至有的孩子还会主动要求重复某一首特定的音乐。

 

二、综合运用视觉艺术手段让幼儿进行音乐感知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说过,只要婴儿经常听音乐,他就会用不同的反应对待不同的音乐,还能根据不同的音乐摇晃身体。如果让接受过胎教的儿童欣赏动画片音乐,使出生前胎教音乐对幼儿的影响和出生后幼儿的音乐启蒙这两个阶段联系起来,给与幼儿早期的丰富感官刺激和运动经历,可以改善大脑神经通路的结构和功能,对以后各种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终生影响。在幼儿观看动画片和不停的运动时,伴随着玩耍和动画片中的角色动作而发出各种声音。幼儿在这一遍遍反复发出这些感兴趣的、熟悉的声音的过程中,能加强对这些声音的记忆。

动画片中人物许多动作的配音,多是用音乐来代替音效的,比如从高处滑落的镜头,可以用一连串下行的音阶来表现,粗暴敲门的镜头,可以用若干个不和谐和弦来代表,大提琴的拨弦是猫靠近老鼠时蹑手蹑脚的形象,而小提琴的滑奏则用来表现各种滑稽动作等。这些音效是幼儿生活最为熟悉和感兴趣的,随着幼儿年龄的成长,他们倾听、区别声音的能力也有所发展,他们能准确地分清音源,能迅速地分辨出差别小的不同音色,并喜欢模仿发出这些声音。

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彼得与狼》就是采用了各种不同的乐器演奏来描绘和刻画人物、动物的性格,动态和故事情节;长笛在高音区演奏快速的华彩表现小鸟的形象;双簧的扁哨发出“嘎、嘎”的声音,模拟鸭子的叫声,同时通过节奏和音调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鸭子的蹒跚步态;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奏法描写小猫的形象,特意刻画出小猫在捕捉猎物和行动时那种轻步机警的神态;大管独特的浑厚、低粗的声音用来描写慈爱的长者老祖父,并在节奏和音调上,着意刻画了老人喋喋不休和自言自语的形象;用四支圆号奏出浓重的和声效果来描绘阴森可怕地狼嚎声和狼的出现及动态。故事的主人翁,聪明勇敢的少先队员彼得的形象采用弦乐四重奏的形式,和明快活泼、富于进行风格的曲调加以表现;猎人的枪声则是用定音鼓和打鼓的音响来表示的。

在这里,这些声音的、听觉的手段具有极其强烈的视觉特征,为动画片的可视效果提供了生动的视觉形象。在《彼得与狼》这部动画片里,幼儿可以边欣赏经典音乐,倾听声音的起伏、长短、强弱、音色等各种表情变化,边随着画面的变换辨认音色各异的各种乐器,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将乐器的音色特点和外形特征及演奏方法统一起来;同时,由于各种乐器独特的音色赋予了角色各具特点的性格内涵,因此,幼儿不仅可以通过画面结识各个角色有趣的外形特征,还可以通过角色的性格特征,并随着画面中故事情节的展开和角色的各种行动,把握故事的进展,直观地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法。

再如,迪士尼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猫儿协奏曲》,主要剧情为猫钢琴演奏家汤姆在演奏李斯特高难度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结果吵醒了正在三角钢琴里酣睡的老鼠,小老鼠为了表示自己的不快和愤怒,想出了种种办法来捉弄正在表演的钢琴家,其中的一招就是在乐曲的高潮部分,同时也是难度最高的部分,通过调动钢琴的击弦使得音乐无法停止而不断重复,最后使得猫儿钢琴家狼狈不堪、顾此失彼......动画配乐所用的发展手法就是简单的重复,而这种重复的手法又是与影片的情节紧密联系的,旋律的重复加上生动的画面加深了幼儿对钢琴音乐的深刻印象。场景音乐夸张幽默,各种各样的滑稽音效带给幼儿强烈而有兴趣的视听感受和更多的想象空间。

 

谱例1

 

三、幼儿早期音乐教育课程与儿童媒介领域的整合

 

幼儿音乐教育首先培养幼儿对音乐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和喜爱,能够分辨、认识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各种美妙有趣的声音,并保持对各种声音的好奇、敏感和喜爱。培养幼儿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养成良好的倾听音乐、欣赏音乐的习惯,逐渐学会听辩童声、男女声等人声的不同音色及笛子、二胡、琵琶、锣、鼓、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常用的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音色,懂得欣赏这些不同音色的美。

在教学方法中做出大胆的尝试,例如关掉声音,让幼儿观看无声的动画。这样,静默的画面由于缺少了声音的表情,会使整个动画片变得有所缺失,在感官上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足感。这时,可以让孩子们一起讨论,这部动画片现在缺了什么?你认为应该出现什么样的声音效果?能不能自己试着为这部“默片” 配上声音效果?鼓励幼儿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进行声音的艺术创造。在幼儿经历了自己的创造体验之后,再来听一听配上原有声音的动画片是什么样的?比较一下你的配乐与动画片的原创音乐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各有什么特色?或者,去掉画面,仅仅让幼儿欣赏动画音乐,老师和孩子一起回忆、讨论和分析每一段音乐的音色、旋律、节奏等音乐的表情特征及其所表现的各种形象与画面,强化声音表情的形象性、可视性与可理解性,加强幼儿对音乐作品的主动识记、辨认与理解。在经过了听觉与视觉两个方面的透析分析之后,最后让幼儿欣赏视听结合的完整的动画片,幼儿就会对动画片的音乐与画面产生一种强烈的、缺一不可的整合体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与画面这两种不同艺术表现符号所代表的普遍相通的情感意义,能够切身地从听觉与视觉整合的意义上全身心地把握和理解音乐艺术与视觉艺术所体现的人类共同相通的情感,促进幼儿感官与心智的健康、和谐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柯达伊认为,儿歌及民间音乐的语言往往比较简单,脱胎于孩子们在入学前就熟悉的语言模式,它那朴素的表现形式对孩子更适宜,因为它们是活的音乐。当然,柯达伊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标准,但它毕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个好的音乐教材必须能够充分体现音乐艺术的形象特征、审美特征和情感特征,这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如果形象离开了审美和情感就不能成为艺术的形象;同时作品如果没有审美意义,也就失去了艺术价值。从大体上看,一个好的音乐教材至少必须能够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作品必须富有情趣和艺术表现力,能够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需要,并能为幼儿的感受提供生动、感性、形象的基础。如果作品本身平平淡淡没有表现力,那么幼儿的感受也将无从获得。动画片音乐符合音乐艺术的一般审美标准:形象鲜明、旋律动听、节奏生动,具有一定的风格特点;在内容上是广泛而有意义的,能使幼儿在社会、情感、认知和身体等方面得到发展,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能为幼儿理解、喜爱和接受,是幼儿喜闻乐见、富有情趣的音乐作品。

第二,动画音乐作品贴近幼儿的表现能力,是大多数幼儿都可以学会的、切合实际的,是符合幼儿音乐能力最近发展区的,而不是那些无意义的,或者说更适合于以后学习的内容,幼儿容易掌握相关的技巧去表现他对音乐的感受。动画片歌曲一般考虑到音域、旋律、节奏、速度、力度、乐句长短、词曲结合等因素;唱游和节奏活动符合幼儿的听觉能力发展水平,并为幼儿留下充分的发挥创造想象的余地。

第三,在选择音乐教材时,还需要考虑幼儿智力和情感上的整体性,同时尊重音乐学科自身的基本体系,将浅显的、然而又是必要的、科学的、生动的、简约的、内赋情感内涵和发展动机的音乐知识教给幼儿。需要尊重幼儿个体的、文化的多样化,应当有一个较开阔的、包容多元文化的音乐视野。采用真正的民间音乐和优秀的动画片音乐作为教材,在幼儿早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增加幼儿对本民族音乐的了解,培养幼儿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例如欣赏我国经典的水墨动画片《牧笛》,该动画片配乐以吹管乐器担任重要角色。其中牧童、水牛的形象来自于国画大师李可染的手笔,分镜头画面则来自钱家骏,配乐由著名美术电影作曲家吴应炬担任,笛子独奏则由江南曲笛大师陆春龄演绎。《牧笛》的音乐以笛子为主,另外还用上了一个室内乐队和少量的其他民族乐器。音乐风格清新自然,带有浓郁的江南民族民间音乐的韵味,一些片段(如牛和牧童在小河里戏水的场景)又运用了中国北方器乐的素材。音乐形象生动传神,刻画了牧童、水牛、黄鹂鸟、蝴蝶、小鱼等特色鲜明的形象,描绘出一副天高云淡任鸟飞的世外桃源美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式审美情趣。牧童主题是全片的音乐主题,采用了五声调式中的宫调音阶和中庸的行板节奏,这一乐段体的主题曲由4个乐句组成,其中的3、4乐句明显是前两个乐句的加花变奏,这也是江南丝竹音乐的典型展开方式。这一主题在影片的多个重要的片段出现,几乎每次都伴随牧童和水牛的形象,因此又带有“主导动机”的作用。

牧童躺在树下稍作歇息时,听到树梢上黄鹂鸟轻快悠扬的歌唱,便取出随身携带的牧笛,模仿黄鹂鸟的叫声吹奏起来。鸟鸣声和牧笛声开始时是试探般地交替出现,而后变得越来越密集而高亢,最后几乎是在相互竞赛了。这一主题实际上是以两种音色的竞奏方式出现的,也就是用两种不同的音色交替演奏同一个动机,无论是由高胡模仿的黄鹂鸟,还是由曲笛模仿的牧笛,都是非常灵巧的高音乐器,用来模仿鸟类的啼鸣是再适合不过了。

牧童在梦中见到树叶从空中缓缓飘落,其中的两片变成了两只美丽的蝴蝶,伴着优美的乐声翩翩起舞,并且同水牛追逐、嬉戏。这是一个轻灵、飘逸的圆舞曲节奏主题,由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主题的音型抑扬顿挫、高低起伏,非常形象地刻画了蝴蝶在空中时而飞舞,时而停顿,飘忽不定的优美姿态。

第四,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教材还必须体现幼儿教育活动性、实践性的特点,选材注重游戏性和趣味性。教材本身的弹性、伸缩性和灵活性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一首动画音乐作品都不是一个僵死的、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和发展,可以不断重复使用,以增加难度、变换形式,即可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根据教师自己的独特感受、理解和自己的特长去设计音乐教育活动,去满足不同程度孩子的不同需要。

总之,幼儿早期音乐教育课程试与儿童媒介领域进行有效的整合 ,选择那些感性生动、寓意含蓄、结构完整、形式优美、幽默风趣的动画音乐作品,可以最大限度体现音乐作品自身的独特魅力与优势,这样的音乐作品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最佳选择。

 

四、动画片音乐的娱乐性原则

 

有人说动画艺术是儿童的专利,但现在愈来愈多的成年人、老年人也着迷

动画,原因何在?动画的娱乐性。今天社会,娱乐元素正以生活化的细节和平民化的表达迅速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不仅仅体现在动画片和动漫,同时手机动画,游戏动画的娱乐形式更加浓厚。

娱乐是动画艺术的基调,让我们看看“娱乐”的真正含义,《辞海》中明确解释:娱即娱乐、欢娱,乐即喜悦快乐。娱乐就是一切使人快乐的活动。人们看动画片的目的就是在闲暇得到娱乐快乐,没有娱乐性的特征,动画艺术是不能吸引人的。动画造型可爱幽默化,动画音乐的各种音色的细微变化都变成富有意义的视觉符号而变得清晰可见,给人视觉和听觉共同的审美享受。如果老人能随着动画片音乐和幼儿共同做一些随意的躯体运动,与幼儿进行音乐互动,发挥老人的音乐创造力,让那些“生活有余力”的老人对音乐满怀创造热情,有助于老人的音乐修养的提升。

 

结  语

 

动画片作为一种影视资源,正在传播信息方面发挥着其自身增强的优势,动画片音乐成为儿童生活中接触音乐最主要的方式。儿童喜欢并热爱动画片音乐,是为了寻求快乐,享受动画片音乐给他们带来的美感,从而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和心情。

幼儿从胎教起就产生了音乐行为,在幼儿出生后爱唱爱跳的性格特征更能使其自发地注意倾听动画片音乐。幼儿期是儿童的心理、情感正处在发展成长的重要时期,动画片音乐顺应他们对音乐艺术的兴趣要求。通过幼儿早期音乐教育课程与儿童媒介领域的整合,进而充分发挥幼儿的音乐潜能。在家庭教育中,老人作为陪伴者,通过动画片音乐对幼儿期儿童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爱好,增强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力,让儿童在一种轻松自由、能充分展示个性爱好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金桥.动画音乐与音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铃木镇一.莫扎特教育风暴[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3]铃木镇一.神童作坊[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4]许卓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王懿颖.音乐的启蒙[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7]彭妮·劳·黛纳著.婴幼儿的发展与活动计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朱丽叶·阿尔文著.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9]多纳德霍杰斯.音乐心理学手册[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10]李虹.胎教音乐对胎儿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4.

[11]宋维炳.有关胎教的研究[N].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3.

[12]王红.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研究[D].中国学术期刊网/优秀硕博士论文库.

相关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