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学生话音乐之二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07-12-11  浏览次数: 1600
上编   中国音乐艺术
 
    第一章  生存的渴求与心灵的萌动

                                    ———上古音乐

乐海沧桑,岁月漫漫。远古的笛声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封之中。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人类童年的音乐已无法想象,留下的只有星星点点的文字和残缺不全的碎片……,今天的音乐史借着古书典籍中的记载或对出土文物的考证,才徐徐拉开这历史的迷幔,依稀窥视到那遥远而神奇的音乐景象……
中华民族和世界上许多民族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原始氏族社会的生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斗争中,创造出绚丽灿烂的华夏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音乐文化遗产。
                   
    一、人类孩提时代的歌声
                  
人类的出现,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生机与阳光;音乐的诞生,给伟大的人类增添了激情与欢乐。
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审美?音乐是谁发明的?她从何而来?这是连上帝都难以作答的问题。
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是音乐历史的进程。语言产生了,音乐也产生了。闻一多先生在《神话与诗》一书中认为:“想象原始人最初因情感而发出有如‘啊’‘哦’或‘呜呼’‘噫嘻’一类的声音,那便是音乐的萌芽,也是孕而未化的语言。声音可以拉得很长,在声调也有相当的变化,所以是音乐的萌芽。那不是一个词句,甚至不是一个字,然而代表一种颇复杂的含义,所以是孕而未化的语言。这样界乎音乐与语言之间 的一声‘啊……’便是歌的起源。”
“歌谣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注: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这里的“生民”即太古先民,就是说歌曲的诞生要追溯到远古时代。我国原始氏族时期的歌曲,留下记载的不多。从古书典籍中可以看到的有《弹歌》、《蜡辞》与《候人歌》等作品。这些作品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先民们在生活、劳动、爱情、宗教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从中也可窥视到原始歌曲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
黄帝时期的《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这首古歌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形象地写照出原始先民的狩猎情景:先把竹子砍断,再把竹子接好并制作成弓箭,用泥做成弹丸发射出去,以猎取动物肉食。从这首歌曲中我们可以想象,演唱这首歌曲的肯定是一位出色的猎手,他在获取猎物之后,心情非常愉快和高兴,于是背着猎物,手持弓箭来到高高的山坡之上,放开歌喉,用歌声来赞颂自己劳有所获的喜悦之情和玄耀自己的射击本领。
伊耆时期的《蜡辞》:
             “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这是一首祭祀歌曲。相传伊耆时期,每年十二月要举行一次祭祀活动,叫“蜡祭”。人们满怀虔诚的心情,跪伏在地上,面对西南方向,用低沉的音调唱咏:大地啊,请你不要震动,流水啊,请你注入深谷;害虫啊,你不要蔓延,草木啊,你回到积水的洼地去生长。这首歌曲反映了已经定居的原始部落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叹息与对丰收希望的祈求。
夏禹时期的《涂山女之歌》:
              “候人兮猗!”
《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篇》写道:“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为南音。”这首歌词虽然只有四个字,且后两个字还是虚词,相当于今天歌曲中的衬字叹词一样,但它却反映出了一种颇为复杂的情感。这首歌曲算是中国最早的爱情歌曲和女声独唱作品了。
                 
   二、寻觅远古的笛声
                 
对远古的考察是神秘的。大约几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进入了以渔、猎为生的母系氏族社会,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为了生存的需要,他们制造出许多可以模拟兽鸟之声的器具,这些器具还不能算是最早意义上的“乐器”。
乐器是音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晚于歌谣。在乐器的家族中,年龄最长的是鼓,如土鼓;老二是石制的乐器,如石磬;老三是吹奏乐器,如古哨和埙;老四是弹拔乐器,如古琴和瑟;最晚出现的乐器可能是弓弦乐器了,如二胡等。
《吕氏春秋·仲夏季·古乐篇》记载着这样一则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黄帝曾命令他的臣子伶伦制定乐律,伶伦来到昆仑山下,在山北面的嶰溪谷砍了十二根竹子,削去枝叶,用两个竹子节之间的那段,做成了十二根管子。管子做成了,但吹出来的声音甚是难听。正在这个时候,一对凤凰飞来,凤叫了六声、凰叫了六声,声音如珠玉一般从空中飘落而来,美妙极了,于是伶伦根据凤凰鸣叫的音高制成了十二根律管,从此,创制了六律、六吕的十二音律,人们开始用律管定音,演奏音乐和创作音乐从此才有了规范和根据。
这毕竟是一个美妙的传说。近些年来我们从地下宝藏中发现的八千年前的骨笛,却有力地说明了我们的祖先早在八千多年以前就有制造乐器的能力了。
廿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的墓葬中,发现了十多支极具考古价值的骨笛。经过考古学家的鉴定,这些骨笛是先民用鹤类动物的尺骨制成的,距今已经有八千年的历史了。这一考古学的重大发现,揭开了东方文明史的新的一页。(附图:1-1-1 骨笛)
骨笛大多具有七个音孔,制作精细,音阶排列各异,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其中一支古笛能演奏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旋律。应当说,中国人类文明意义上的音乐历史,从此拉开了序幕。
八千年前的中国,正置新石器时代的早期,舞阳县地处黄河流域,这些骨笛的出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黄河流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三、“野蛮人”的舞蹈
                      
舞蹈,是人体的动作语言,是流动的人体造型艺术。从广义上讲,它比语言产生的更早,从古到今舞蹈艺术始终是一片令人心醉神怡而又扑朔迷离的领域。
传说中的乐舞很多,如朱襄氏之乐、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黄帝的乐舞、尧的乐舞、舜的乐舞等。这些乐舞大致分为:与生活、生产劳动有关的,与宗教、祭祀有关的,与争战、健体有关的等。《尚书》中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描述了狩猎时代的乐舞情况:伴奏者们以强烈的节奏音型敲打着石器(击石,为重打,附石,为轻打),登场的演员们化装成各种各样的禽兽形象手舞足蹈。《吕氏春秋》中也有“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的历史传说。这一时期的乐舞形式大多简单、原始、粗犷,节奏是乐舞中的第一因素。因为人类还处在以狩猎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原始社会时期,动物与人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人类通过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对这些动物的征服,一方面来庆祝劳有所获的喜悦心情,一方面以显示人类的聪明才智与力量。普列汉诺夫说:“猎人最初打死飞鸟,正如打死其它野兽一样,是为了吃它的肉。被打死的动物的许多部分不能吃的,或是不能用来满足其它需要的,但是这些部分可以作为他的力量、勇气或灵巧的证明和标记。”于是,人们用这些动物的骨头来装饰自己,将其物作为客体审美对象,将其形作为一种图腾崇拜的标致。应当说,这是原始审美意识的最初形态。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迄今所知可估计年代的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图象,距今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属新石器时代的艺术遗物。彩盆内壁上绘制着原始舞蹈的生动场面:共有三组舞者,每组五人,手牵着手,动作整齐协调,每人腹下都有类似兽尾的装饰物。(附图:1-1-2)在我国云南、甘肃等地也陆续发现了大量的类似岩画,这些岩画有可能比纹彩陶盆的年代更久远一些。
生命形态的历史印迹从这里开始……
          
  四、八音之器,万舞翼翼
                  
1、音乐由来远矣   在我国,音乐一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大乐》篇:“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春秋战国以前,“音”与“乐”一般是分别使用的。我国古代文学中也把声、音、乐作为不同的概念与范畴来界定事物的对象。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专论《乐记》中说:“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大意说:音是由心而生,人的情感所动是因外部事物发生变化引起的,所以用“声(音)”表现出来。“声”在相互交和之中,显示出自然变化和有规则的运动形态就叫“音”。“音”、“声”相应,再拿起干(盾)、戚(斧),带上羽(羽毛)、旄(牛尾)跳起舞蹈,这就叫“乐”。后来,“音”渐渐替代了“声”的概念,“乐”替代了“音”,并成为“音乐”的代名词。孔子时代的乐教,实际上体现的是以音乐教育为主体并兼顾着其它教育内容的乐(le)学教育思想。这一时期,“乐”作为文学、音乐、舞蹈混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的统称被广泛地使用。
2、乐声盈盈,万舞翼翼    上古时期乐舞艺术的最高典范应首推“六代”乐舞。“六代”乐舞也称“六乐”,据《周礼》记载,“六乐”是周代宗庙所用之雅乐,包括:黄帝时期的《云门》(《云门大卷》)、唐尧时期的《大咸》(《咸池》)、虞舜时期的《大韶》(《箫韶》、《九歌》)、夏禹时期的《大夏》(《夏龠》)、商汤时期的《大濩》、周朝时期的《大武》。“六乐”作为古代雅乐的一种理想典范,其内容主要是赞美先祖或为最高首领歌功颂德的艺术作品,同时“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以和”,用礼乐教育的手段达到为维护宗法社会服务的政治目的。
“六代”乐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乐舞呢?请听《大韶》乐章的奏鸣……
  规模盛大的原始歌舞就要开始了。一位名为夔的音乐家,他手把着石磬,以非凡的气度和长者的身份大声喊叫:“ 大家快敲起玉磬,打起搏拊,弹起琴瑟,放开叫喉咙唱吧!跳吧!”此时,先祖的灵位已经摆好,宾客全部来到了,氏族部落联盟首领都来到,他们已经相互谦让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庙堂上下吹响了管乐,敲起了鼗鼓,以击柷作为开始,击敔作为结束。抒情激越的歌声与悠扬雄浑的笙、钟之乐交织一起,扮演成飞禽走兽的舞蹈队伍高歌劲舞。歌舞的音乐以排箫为主奏乐器,乐队规模宏大,音乐与队形始终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当乐舞进行到九成以后,扮演成神鸟的凤凰舞队似从天而降翩翩起舞。此时音乐到达了高潮。那位长者更加兴奋的说:“啊,我敲奏石磬,大家扮成百兽酣歌狂舞吧,让所有的人都一起尽情地跳吧!唱吧!”(注;《尚书·益稷》)(附图:1-1-3 )
通过上图我们看到:乐舞队伍庞大、乐器编排有序、舞蹈整齐化一,动作栩栩如生、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审美价值。难怪后来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了《大韶》的演出后赞叹道:“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如地之无不载也!虽有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他认为《韶》乐是天赐之乐,是至高无尚、空前绝后的艺术作品。孔子在齐闻《韶》后,也乐得“三月不知肉味”,深有感触地评说,《韶》乐已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由此引发了中国古代美学史上最早的关于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文艺批评标准。
    3、 八音之器, 色彩纷呈     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国。夏代的建立,使中国的原始艺术发展到奴隶制艺术的新阶段,原始的艺术走向了文明的艺术。
 中国古代器乐的发展呈现出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局面,乐器品种繁多,音乐作品层出不穷。从远古到周代,乐器的数量多达近百种。这些乐器一方面来自古书典籍中的记载,另一方面是来自出土文物的考证。丰富而又神秘的地下宫殿为我们展现了中国音乐的博大精深。
仅《诗经》中提到的乐器就有29种。主要有:琴、瑟、箫、管、龠、埙、篪、笙、鼓、钟、磬、雅、缶、柷、和、铃、簧等。在周代的典籍中,根据乐器的制作材料,首次提出了乐器的分类方法——“八音”之器。
“八音”之器指的是: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在这八类乐器当中,数量最多的是皮革类乐器,其次是竹制类乐器,这两种乐器之和相当于整个先秦乐器总数的一半之多。它们都是乐器家族中的成员,在与乐队的合作中分别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各自表现出不同的音色特点。金类乐器如钟、铙等,声音宏亮,辉煌而庄严;石类乐器如离磬、玉磬等,音色穿透力强,光泽而透明;土类乐器如埙、缶等,音色悠长,含蓄而深沉;革制类乐器如土鼓、雷鼓等,音色响亮,节奏强悍而富有弹性;丝类乐器如琴、瑟等,音色淡雅,抒情而富有歌唱性;木类乐器如柷、敔等,音色单一,但色彩与地位突出;匏类乐器如簧、笙等,音色和谐,优美而丰富;竹类乐器如箫、管等,音色悠扬,内在而深情。
先秦时期的“八音”一词,泛指这一时期由我国劳动人民自己发明和创造出来的传统乐器,即“华夏旧器”。后来,这一术语的概念与范畴被扩展了,几乎成了我国古代音乐的代名词。(附图:1-1-4)
从各种乐器的产生到对乐器的具体分类,标志着我国音乐水平的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4、黄色的挽歌   商代在商贸和科技领域中得到迅猛发展,在世界史上率先步入了伟大的青铜时代。
    随着青铜时代的到来和统治阶级对音乐的疯狂利用,商代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音乐珍品,也为乐器的制作与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根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的乐舞形式主要有祭祀乐舞即“巫乐”和“淫乐”两种。
     商人十分迷信,他们把祭祀乐舞活动看作是治国、立国的头等大事。他们认为,音乐可以与上帝对话,可以沟通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提出“先鬼而后礼,率民以事神”的政治主张。祭祀活动隆重而又频繁举行,音乐歌舞自然成为祭祀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奴隶们却成了上帝的祭品。从夏朝至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以前,奴隶们度过了一个漫长而又黑暗的时代……
     “公元前十一世纪,商都郊外。
 阳光灼热,土地龟裂,就连黄河的河床,也几乎干了底。
 禾苗,晒焦了;牛羊,渴死了。遍地的尸骨,蒸发着难闻的臭气。
 域外岸边的高地上,垒起了一座方形的祭坛,无数面黄肌瘦的人跪在那里,卧在那里,一条条细弱的手臂,象一根根枯枝干柴,伸向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伸向没有一滴清水的河床……
 祭坛旁,几百个奴隶忙碌着,把盛满菜肴的簠、簋和注满米酒的彝、尊摆在祭坛前,这是饮酒成风的商朝奴隶主请天上的‘神明’享用的祭品。
忽然,人群骚动起来,人们回头望着大开着的城门:一队手持青铜长戈的兵士押着几辆牛车过来了。车上,都是被木枷锁住手脚的奴隶。奴隶们挺着胸,昂着头愤怒地望着前方。 在他们的额角上,刻着污辱的词句;在他们冒着火的眼睛下面,是流着浓血的一个黑森森的深洞!原来,他们都被控为‘罪犯’,被残酷的刑法割掉了鼻子。
尘土飞扬的路旁,一个花白胡子的老者,拄着拐杖,流着眼泪,望着牛车上的人们,用喑哑的声音低声哼唱着:
牛车慢慢走啊,牛车慢慢行,
牛儿的两角直挺挺。
车上的人儿啊,面上剌字,受了劓刑。
不知道他们过去的生活怎样,
可他们眼下的命运啊,却被注定。
牛车到了祭坛前,车上的奴隶被推了下来。一声令下,刽子手抡起青铜剑,向他们的颈上砍去。残酷的奴隶 主,竟然把奴隶们当做祭祀上天的‘牺牲’了!
奴隶们的鲜血,喷射到祭坛上,把雪白的草席染得斑斑驳驳。
求雨的盛典开始 。铜钟锵锵,土鼓卜卜,石罄叮叮。神秘可怖的音乐在同样神秘可怖的天地间轰鸣。奴隶主头子——王,率领着大小官员上前三步,依次行礼。一个身穿麻布长袍的巫跪在台前,用柴火烧燎着一片龟的腹甲。一会儿,龟甲裂了,他站起来,装模做样地端详了许久,便用一种奇怪的音调唱起来:
‘癸卯卜,今日雨……’
在他的指挥下,一群人围成个圆圈,一边跳着,一边唱着;圆圈一会儿聚拢,一会儿散开;一条做为舞具的牛尾巴,从这个人的手里传到下一个人的手里。噢,这就是当时求雨的乐舞《舞雩》了。圆圈越转越快,鼓点越敲越急,歌声也越唱越响:
……其自西来雨?
其自东来雨?
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
歌舞者们拚命转着,唱着,向四面八方的神明乞求着甘霖。但是,如火的骄阳依然喷射着毒焰,滋润着茫茫赤野的,只有奴隶们的鲜血……”(注:田青编著《中国古代音乐史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7页)
这是一首如泣如诉的挽歌。
    音乐歌舞不但成了统治者的重要政治工具,也成为纵情享乐的精神鸦片。尤其是对“女乐”人——音乐奴隶的占有和残酷压迫方面,达到了惨绝人寰境地!劳动人民把这种音乐称为“淫乐”。从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前期贵族奴隶主大墓中可以看到,仅主坟中为其陪伴殉葬的奴隶和姬妾就有80余人,南侧坟有150人,西侧坟有女性24人,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这些女人生前都是奴隶主的乐人,因为她们手里拿的和身边放的物品不是兵器,而是生前跳舞用的“舞干戚”舞具和演奏音乐所用的乐器,如虎纹特磬等。商代的最后一位统治者纣王的残忍淫暴已达到了极点。
“(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注:《史记·殷本纪》)
商王的放纵,使百官万民深恶痛绝,周武王率兵讨纣,商纣一败涂地,“身死国亡,为天下戮”。
商代统治者对乐舞艺术的疯狂利用,客观上为音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为周代的音乐繁荣奠定了基础。
5、黄钟大吕,金声玉振    被世界上公认为八大奇迹之一的“曾侯乙编钟”的出土,震惊了寰宇,引发了国人对古代音乐史的重新思考和认识。
那是1978年的一个春天,某空军部队的工厂需要扩建。无意识中发现了坐落在湖北随县擂鼓墩的一座古墓,负责同志立即通知了当地的文物管理部门。当时墓穴中蓄满了泥水,什么也看不见,当工作人员把这些泥水抽干时,在场的人都被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惊呆了。
一个庞大的在地下沉睡2400多年之久的古代“交响乐队”浮出了水面。这是一个由四个棺椁室构成的巨大墓群。主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受楚国控制的小诸侯国曾国的君主,名乙,侯爵。东、西室共有殉葬的女性青少年21人,生前曾是宫庭舞女或乐妓。东室内有十弦琴、五弦琴、瑟、笙、小鼓等,是一个小型丝竹乐队,可能是主人起居时演奏的“房中乐”。中室是主人举行盛大宾宴所用的乐队,即“钟鼓”乐队。春秋战国期间,贵族阶层盛行组建以编钟和建鼓为主要演奏乐器的乐队,这种乐队除为国君服务外,主要用在外交公共场合,玄示本国的实力和热情。从曾侯乙墓室的出土情况来看,这一时期的“钟鼓”乐队已达到非常完备的地步。有编钟、编磬、建鼓、排箫、笛、篪、笙、鼓、瑟等。最受世人瞩目的是这套64件组成,分三层悬挂在矩形钟架上的的编钟。全长10.79米,高2.67米,由6名佩戴青铜剑的武将托举着每层彩绘精美的铜木横架。每一枚编钟都完好无损,制作精伦,发音纯正,音色浑厚。钟体上都刻有文字,注明物主名、音阶名、律(调)名以及与楚、晋、齐、周、申等国或地区各律(调)的对应关系。全套编钟计有铭文约2800余字,为研究我国传统乐学理论提供了重要资料。钟架呈曲尺型,两端套着浮雕或透雕的青铜套,总重量为五千公斤之多,其中最大的一枚编钟高153.4厘米,重达203.6公斤,最小的一枚只有2.4公斤。(附图:1-1-5)
每件钟均可发出两个不同的音,即隧部音与鼓部音,两音之间构成三度关系。从最低音到最高音的总音域为五个半八度,只比现代钢琴的音域少两个八度。这套编钟 12个半音俱全,可以任意旋相为宫,转调极为方便。在约占三个八度的中部音区,由于有三套音列结构大致相同的编钟,完全有能力演奏现代复杂的多声部器乐作品。为了进一步测试这套编钟的应用价值和求证其音乐理论意义,音乐家们用它成功地试奏了采用现代配器技术手法为《东方红》和《楚商》等编配的大型乐曲。著名的小提琴家梅纽因访华演出期间,专程聆听了这套编钟的演奏,他被那神奇的声音震惊了:“从希腊发掘出的木制乐器已经不能发出音响了,只有在中国能欣赏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乐器演奏的乐曲,这是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世界十大男高音之王帕瓦罗蒂听了曾侯乙编钟演奏的著名音乐主题《欢乐颂》以后,振臂高呼:“中国人民万岁!音乐万岁!”1982年,在香港举行的第七届亚洲艺术节上,由中国广播艺术团民族乐团演奏的仿编钟乐舞,轰动了国内外。1997年香港回归,经江泽民主席特批,这套编钟参与了一次特别的录音,这个录音合着整个交响乐队奏响了这历史的乐章。那来自2400多前的声音,如此的久远、凝重、抒情而悠扬,仿佛一条金色的彩带从天飘然而下,犹如一粒粒银珠散落在玉盘之上,声声入耳,神游往古,似图腾在灵舞,似先祖在咏唱……
  “编钟敲起钦钦响,
    琴瑟悦耳多悠扬,
    笙磬和鸣多嘹亮。
    雅南齐奏更吹龠,
    繁音交响声和畅。 ”
       (注:原文“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龠不僭”《诗经·小雅鼓钟》)
      与编钟同时出土的乐器还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编磬,由32件磬片组成。所用材料主要是石灰石,也有青石和玉石。每一个磬体上都填朱铭文和墨书,共计693个字,这些字标明了单体磬的律(调)名和音名(阶名)以及与其它诸律的对应关系。编磬的排列位置与编钟呈对称性结构,也分三层悬挂,以大小次序排列。磬架长为18.7厘米,通高为110厘米,横架两端饰兽面方头,上有错金纹饰,下层两柱及底座作怪兽状。(附图:1-1-6)
根据这些现象我们可能推论,早在2400多年以前的先秦时期,我国宫庭音乐就十分繁荣和发达,已遥遥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社会音乐生活也非常丰富和普遍,《战国策·齐一》所记,苏秦语称齐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附图:1-1-7)
曾侯乙墓群的发现和众多乐器的出土,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铁证,是全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标致。编钟、编磬的诞生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乐律学理论的巨大进步,铸就了伟大的音乐实践,表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音乐创造才能。
    6、“三月不知肉味”   春秋战国时代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和转型的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古代文化思想异常活跃。诸子百家,各抒己见,百花齐放,万家争鸣,各种艺术形式蓬勃发展,我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多元化趋向已经形成。
    “孔子是教育家,也是音乐家。”(注: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载《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文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21页)孔子自幼就从母亲那里接受了礼乐教育,并为曲阜浓厚的传统文化所熏陶。 孔子小的时候,常常被国君和大贵族的车马仪仗及重要的祭祀典礼时的盛大场面所感动,回家后常把一些祭祀、生活用品摆列出来,所谓“陈俎豆,设礼容”,击器习乐,磕头行礼,对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据《论语》、《史记》记载,孔子的音乐爱好十分广泛。唱歌、弹琴、鼓瑟、编创音乐他样样皆通,尤长音乐评论,具有全面的音乐、文学修养。他系统地掌握了音乐的艺术特征,强调充分地发挥了音乐艺术的教化职能,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私办音乐教育的先河。为促进文化下移,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模式,形成诸子百家、各抒己见的学术空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孔子一生好学多问,他曾“访乐于苌弘”、“问礼于老聃”、“学琴于师襄”。师襄是孔子学习琴曲《文王操》的老师,《韩诗外传》中记载着孔子学琴于师襄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是怎样认识音乐、学习音乐和理解音乐的。
   孔子开始向师襄(鲁国乐官)学琴的时候,速度缓慢,每练习一首曲子都需要十天左右。一天,孔子正在弹琴,师襄旁坐,曰:此曲益矣,可练习新的曲子了。孔子说:我仅学会了曲谱,还没有掌握它的规律呀!几日过后,孔子还在练习那首乐曲。师襄说:你已经掌握了它的规律,可练习新的曲子了,孔子答曰:我还没有真正体会到这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呢!又几日过后,师襄告诉孔子你已经完全弹出了它的思想感情,可以练习新的曲子了。孔子又说:我还不知道作者是位什么样的人呢!孔子继续弹奏着,十遍、百遍……,突然孔子似乎看见了什么,他兴奋地对师襄说:他是黑黑的面孔,高高的身材,一双看得很远的眼睛,做天下的王,受诸侯朝见的形象。如果不是文王能这样的话,还有谁呢?!师襄听后,离席而起,深为敬佩地说:你说得对呀!我的老师曾说过,此曲就是《文王操》啊!可见,孔子学习音乐,是用精粹微妙之义入于神化,在不断学习、不断认识、不断理解的基础上,对自己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创造性音乐学习思想和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学习。
    孔子一生酷爱歌唱,好学不倦,不耻下问。“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一,而后和之。”(注:《论语·述而》)谁的歌声唱得优美,他就请谁重新唱,自己跟着学习,直至学会并真正掌握它。《论语·述而》中说“子于是曰哭,则不歌”。除了遇到丧事或伤心之事不歌唱之外,他几乎天天曲不离口。周游列国时,他与弟子一齐在途中被困,粮水断缺,甚至生命受到威协,但歌声不止。直到这位圣人临终的前七天,他还以顽强的毅力,拄起拐杖对子贡(孔子的得意门生)唱道:“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注:《史记·孔子世家》)泰山就要坏了!梁柱也要朽了!圣贤的人也快死了!孔子怀着将要告别世界的悲痛心情,用歌声倾吐着他对自然规律的叹息。
    孔子之所以有很高的艺术造诣除了他勤奋好学、天生聪慧以外,还有他把个人的修养建立在全面修养之上,在听赏音乐的同时与广博的知识贯通起来,产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对于音乐形象的理解及对乐曲情感的体味,可以达到高深的艺术境界,甚至进入超凡脱尘、物我两忘的地步。孔子闻《韶乐》(舜的音乐)竟乐得“三月不知肉味”的美妙传说,已家喻户晓。他对《韶乐》的评价是这样的:“《韶乐》,尽美矣,尽善也”;“《武乐》,(歌颂周武王的音乐)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论语·八佾》)《武乐》虽优美动听,但它所表现的内容并不“仁善”。这里的“武”显然与他一贯主张的“仁爱”、“和谐”的礼乐传统思想是背道而驰的。
     孔子不但具有很高的音乐鉴赏水平,他还可以创作音乐作品。据《史记·孔子世家》中所述:为悼念被赵简子杀害的两名贤大夫,约在公元前481年创作了琴曲《陬操》。现存琴曲《龟山操》、《将归操》、《获麟操》等,据传亦为孔子所作。(附图:1-1-8 )


相关链接
Baidu
map